在接触书画复制之前我是做印刷的,细说是印前平面设计制作,也就偶尔接触书画家,由于长期从事印刷,较早的接触版画和复数艺术品,从2006年起就开始探索微喷技术制作中国书画复制品,在当时还没有人能够在普通宣纸上复制书画,尤其是国画,当时国内只有几家从事书画艺术品复制的,也都是特种纸,所以当时我们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对于我本人来说,艺术品复制,尤其是用普通宣纸复制出相似度很高的书法及国画,那是相当的自豪的,我当时坚信,这一定是中国书画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进而可以衍生出一个很大的艺术消费品市场,也就是在当时(也许更早)二玄社已经与台北故宫合作,已经将古代书画复制品卖遍了全国的美术院校及美术团体,说实话,从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耻辱感,别人拿中国老祖宗的艺术来挣中国人的钱,心里有点不甘,所以痛下决心,一定要复制出比二玄社更牛逼的书画原作版画,就这样慢慢征程就开始了,也就是在08年搬到琉璃厂后,才进入了中国书画最高圣地,毗邻荣宝斋,到处都是画廊,也从那是起开始接触到各个层次的书画家,就在09年的8月中旬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江西南昌黄秋园纪念馆馆长黄良楷先生。
黄先生是黄秋园大师的长子,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为黄秋园大师的艺术传播四处奔波,先后结缘了国画泰斗李可染、何海霞、吴作人、刘海粟等大师,终于在79年左右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黄秋园大会师作品展,当时李可染等一行属于当时中国画圈举足轻重的大师来参观,一下子就震惊来中国艺术圈,李可染大师当时就说:“黄秋园比我画的好,这才是中国的大师”,随即黄秋园的书画作品就作为当时美术院校的教材出现,北京荣宝斋给黄秋园出版了画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黄秋园画集》,就在八零年左右南昌市就成立了黄秋园纪念馆。
黄良楷先生不遗余力的经营着黄秋园纪念馆,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良楷先生知道书画可以复制的如此逼真,就四处打听,多次接触,最后终于认可了雅艺轩的复制质量。当时黄秋园纪念馆藏有大概200多幅(卷)左右黄秋园书画精品,由于量大价值高,恐怕在运往北京进行复制的过程中会有闪失,最后在经过多次协商后,我们决定为艺术复制做出应有的态度,那就是尊重艺术、保护艺术,决定把扫描仪和电脑等所有书画复制设备全部运到南昌。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和运输我们终于驻进黄秋园纪念馆,来到才知道,纪念馆是原来黄秋园的故居修缮来而成,在南昌最繁华的市中心,距南昌市八一广场一步之遥,虽然不大,却很别致,虽然在市内,却很幽静,虽然在现代都市里,却很惬意,馆里更是设施一应俱全,很全面也很专业的纪念馆设施,在当时很多全国慕名而来的美术学者和美术爱好者络绎不绝,我现在才真正明白黄良楷先生为什要复制黄秋园的书画,据馆长介绍,其一南方天气潮湿不利于保存书画,其二加上全国的艺术团体及院校又时常的借展,恐遗失或损毁,所以决定把全部黄秋园纪念管的书画作品全部复制,用来陈列和展览。
在黄秋园纪念馆工作了大概2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真是细细品读了黄秋园的书画作品,从一幅画的扫描到调图,再到校色到真正的用宣纸复制出来,在我的手上能有两天的时间,与黄良楷先生一起探讨黄秋园艺术,聊黄秋园轶事。从当时黄秋园绘画用纸到黄秋园的艺术历程,从黄秋园教书育人到收藏临摹,经过200幅书画的复制工作,完美汲取和学习了黄秋园书画艺术,据黄良楷说我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馆藏作评全部过目,而且在上手揣摩的几个人,更没有几个可以聆听黄良楷先生将二百多幅精品细细品读讲解的几个人,学识和见识那绝非一般,也就从那次起,每每看到拍卖上的赝品和真迹,我便不厌其烦的请教黄良楷先生,几乎不出左右,俨然一副黄秋园书画专家了。
二多幅黄秋园书画精品经过近3个月的复制终于复制完了,也与黄良楷先生产生了亦师亦友的友谊,公司与黄良楷先生一起签订了保密和委托协议,并全部把复制数据全部移交给黄良楷先生,我们的书画复制工作终于完成了。
在复制的作品中,书法是极小部分,在国画中黄秋园笔法的山水占大比例,摹古也有一部分,手卷的复制着实是让我费了一点周折,不过最后都完美收官,其余的李可染、吴作人等大师的作品复制很顺利。此次与大师黄秋园的一次完美邂逅,与良师黄良楷先生的一次完美结缘,让我更加的相信书画复制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书画复制,能在普通宣纸上完美再现中国书法、绘画的复制工艺,也许要更多的艺术家认识,大家应该摒弃对书画复制的偏见,书画复制绝对不是简单扫描和打印,是一定要对中国书画深入了解,才能做出有形神兼备的复制品,这样才能在展览馆、教室里起到陈列和临摹学习的作用。
书画复制致敬经典,是雅艺轩遵循的国画、书法复制理念。